首页

国产女王s调教男奴

时间:2025-05-25 07:10:40 作者:中国团队系统评估:青藏高原已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浏览量:94009

  中新社北京8月27日电 题:当雨燕风筝停在台湾青年手心

  作者 李百加

  “在北京的古城楼上住着北京雨燕,人们亲切地叫它们‘楼燕儿’。每年春夏,傍晚时分,一群群雨燕拖着剪刀式的尾巴在天际盘旋,形成一道独特的老北京风景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金马派风筝代表性传承人吕铁智配合讲解,舞动着手里的短风筝。新式碳素纤维雨燕风筝在空中轻巧划过,活灵活现地扑棱起翅膀,发出一阵一阵的鼓风声。正在认真倾听的台湾青年们发出惊呼,立刻拿起手机将这一幕拍摄下来。

  8月23日至28日,由全国台联主办的2024北京历史文化交流研学活动在北京举行。26日,参加此项活动的台湾青年一行受邀来到台湾会馆,参加金马派风筝制作工艺互动讲座。“金马派”由风筝老艺人金福忠和画家马晋联袂创立,该派系风筝骨架精巧坚固,图案活泼逼真,色彩鲜艳瑰丽,含有大量中国民俗元素,在北京几大风筝艺术流派中独树一帜。

  为了给研学团讲好这堂文化遗产课,吕铁智精心准备了各种风筝配件,也带来了代表性的成品佳作。“过去,老北京三尺以上的风筝必须带响,如果不带响,别人会笑话你,说你这不应该叫风筝,应该叫纸鸢、纸鹞。”吕铁智吹动手中的大风筝进行演示。

8月23日至28日,近二十位台湾青年随2024北京历史文化交流研学活动在北京参访。图为8月26日,研学团一行受邀在台湾会馆参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金马派风筝代表性传承人吕铁智风筝制作工艺互动讲座。李百加 摄

  吕铁智对团员们说,大风筝带锣鼓,风吹动风轮,拨动鼓槌,会发出“咚咚”响声。小风筝则挂哨,小竹子、细竹子、鹅毛管子、橡树籽、小葫芦片儿……各色材料均能制哨。风筝在天空盘旋,哨声清澈灵动。听到了风筝的声音,就听到了老北京的声音。

  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每一个步骤都有自己的门道。为了将这一绵延两千余年历史的文化遗产以更生动、更灵活、更简单易操作的方式传递给更多台湾青年,吕铁智发放了涤丝绸面料的风筝半成品、颜料和调色盘,邀请研学团团员们做一只属于自己的风筝。

  “红靠黄,亮堂堂;要想精,加点青……青紫不并列,黄白不随肩。”从事旅游行业的台湾青年郑有财一边在口中喃喃复述吕铁智传授的风筝配色口诀,一边手握宽细两支笔刷,仔细给风筝上色。

  来自台湾体育运动大学的周堇禧选择将风筝翅膀涂成蓝色。他说:“蓝色是大海的颜色,也是北京蓝天的颜色,很宽阔、很包容。”活动中,有青年低声交谈关于风筝的童年回忆,露出怀旧之情。吕铁智则来回走动,手把手帮忙打开风筝骨架、观察团员上色进程。

  “做风筝、放风筝、送风筝既是民俗,也是回忆。”这是吕铁智第一次为台湾青年授课,他对记者表示:“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对风筝的感受相通,对传统文化也会有共鸣。”

  上色过半,郑有财手持一只风筝,在会议室里来回跑动,“这样颜料能干得更快”。他把玩着雨燕风筝,挥动风筝握杆,将小雨燕从埋头苦“画”的台湾青年前掠过,惊起一片欢笑。他对这只小风筝爱不释手,小心翼翼地将它捧在手心,问道,“吕老师,我可以把这只雨燕带回台湾吗?”(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十一”假期哈铁增开北京、杭州等方向28趟旅客列车

位于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中轴线上的嘉马大清真寺是非洲第一大、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在面额1000第纳尔纸币上熠熠生辉。它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承建,拥有世界最高的宣礼塔,高度达到265米。凭借优越的建筑艺术,该清真寺也被称为“千年工程”。

4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9.8%

伊通社10月31日称,过去几个月来,该伊拉克组织一直在袭击巴勒斯坦和叙利亚被占领区的以色列目标。该组织一再表示,只要以政权继续对加沙进行“种族灭绝战争”和“侵略”黎巴嫩,他们就会加大力度对以目标采取军事行动。

合新铁路7标Ⅱ级封锁架梁顺利完成

业务及财务表现方面,“虚拟银行”在开业初期受新冠疫情影响,八间“虚拟银行”于2023年底均未实现盈利。然而,“虚拟银行”过去三年的业务录得适度增长,营运表现持续改善。从2021至2023财政年度,它们的整体营运收入增长7倍,净亏损收窄了15%。

网络普法系列海报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打造安全“金钟罩”!

“我们真正见到黄河,在壶口瀑布排练的时候,能看到黄河水,听到黄河涛声,水汽还扑到我们脸上。”朱元雷说,如今黄河带给他的感受不仅有视觉、听觉,还有触觉。

共享清凉 湖北“最美休闲乡村”马拉松开跑

这些重大转变得到世界点赞,中国方案、中国作为全球瞩目。2012年以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最大的国家、近20年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国际人士认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经验,各方对于加强与中国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合作充满期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